清明时节,我与好友思思一同回到了乡下老家,以传统的仪式祭拜祖先,却也感受到了森林防火的沉重责任。
阳光透过参天古树,斑驳地洒在蜿蜒的小道上。我和思思手持香烛,缓步走向祖坟。四周的林木郁郁葱葱,鸟语花香,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。然而,这宁静之下隐藏着危机,随着清明祭扫活动的增多,森林火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。
“你看那边的告示牌,‘防火于未然,护林如护命’,这标语真是深入人心。”思思指着一块醒目的标语对我说。
“古人云,‘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’,这林子养育了一方水土,却也怕我们不当的举动。”我回应道。
我们在祖坟前恭敬地点燃香烛,摆放祭品,心中默念着对先人的思念和感激。我们既怀缅先人,也深知守护这片林木的重要性。
“还记得去年那场大火吗?”思思突然说道,神情变得严肃起来。
“当然记得,‘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’,那场火差点毁了整个山头。”我沉声道,那场火灾的记忆至今仍让我心有余悸。
我们俩默默地清理着祖坟周围的杂草,这不仅是为了保持环境的整洁,更是为了预防火灾的发生。
“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防止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?”思思想着,眉头紧锁。
“‘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’,从自己做起,从小事做起,比如不乱丢烟头,不燃放鞭炮。”我提议道。
“对,我们还可以参与社区的防火宣传,让更多的村民了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。”思思附和道。
我们用完的香烛棍小心地熄灭,然后将它们带走,确保不会有任何火源留下。做完这一切,我们才安心地离开。
回程的路上,我望着远方的山林,心里默念:“青山有幸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。”这片土地,承载着我们对先人的敬意,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我们的脚步虽轻,但责任重大。清明祭祖,不仅是对先人的缅怀,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责任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这片绿水青山的守护者,让清明的哀思不再因火灾而添上一层阴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