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今年的清明,我随着父母回乡下扫墓,心中充满了对先祖的思念与敬意。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,斑驳地洒在蜿蜒的山路上,我踏着青石板,思绪也随着脚步沉重起来。
“妈妈,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个时候上山呢?”我抬头望着妈妈,眼中满是不解。
妈妈微笑着,眼中闪烁着岁月的光辉,她轻声告诉我:“孩子,清明是纪念先人的日子。古语云‘百善孝为先’,我们上山扫墓,就是为了缅怀先辈,不忘根本。”
走在前面的爸爸回头笑了笑,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庄重:“‘祖宗虽远,祭祀不可不诚’。虽然我们不能像古人那样隆重,但心意必须到。”
我们一家三口,就这样一边攀谈,一边沿着山路前行。一路上,春花烂漫,鸟语花香,但我的心情却因这份庄重的仪式感而变得沉稳。到了山腰的祖坟前,父母开始忙碌起来,除草、清扫、摆放鲜花和祭品。我默默地站在一旁,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,仿佛能感受到一种与过去的对话。
“记得爷爷在世时,总爱讲‘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’的故事。”我低声念叨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父亲听了,停下手中的活,望向我:“你爷爷是个有智慧的人。他的话,是要我们珍惜眼前人,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。”
我点点头,心中涌起一股力量,开始帮忙清理坟头的落叶。母亲则在一旁轻声吟诵着古诗:“‘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’就像这落叶一样,生命虽有尽头,但记忆和情感却能穿越时空。”
忙碌了许久,一切准备就绪。我们三个人围坐在坟前,各自点上香,默默地祈祷。我闭上眼睛,脑海中浮现出祖辈们的面容,他们或许就在这片土地之下,静静地聆听着我们的声音。
香烟袅袅上升,像是把我们的思念带到了天际。我轻声许愿:“愿祖先安息,愿家族平安。”
父亲站起身,拍拍身上的尘土,眼中带着坚定:“‘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’。我们都要继续努力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
太阳西斜,我们一家三口踏着夕阳的余晖,缓缓下山。路上,我回头望了望那片被晚霞映照的墓地,心中默默许下承诺,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遥远,每年清明,我都会回来这里,带着对祖先的敬意与怀念。
春风拂过,带走了我的话语,也带走了我对故人的思念。清明,不仅是一个节日,更是一份传承,一种对生命最深刻的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