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在这样一个充满哀思的日子里,我和我的好友阿翔相约去扫墓祭祖,以表对先人的缅怀之情。
清早,我和阿翔踏上了通往祖坟的小路。雨丝如细线,轻轻抚过绿油油的麦田,四周的景物都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雾气中。我深吸一口气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。阿翔沉默了片刻,忽然开口:“记得古人云,‘子欲养而亲不在,是人生一大恨事。’我们能在这个时候来祭祖,也算是尽孝的一种方式吧。”
我点头附和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。我们二人肩并肩,脚步坚定地向前走去。阿翔突然停下脚步,指着不远处的几座新坟,轻声说:“看到这些新坟,我不禁想到了‘物是人非事事休’的凄凉。”
我心中一紧,是啊,这些新坟里安息的,或许正是我们未曾谋面的先辈,他们的故事,他们的风华,如今只能在清明的雨声中隐约追寻。我们继续前行,阿翔又说:“你看,那片桃花开得多艳丽。‘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’这样的美景,他们却无缘欣赏了。”
言语间,我们已经到达了祖坟前。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纸钱和香烛,开始认真地清扫坟头的杂草,然后恭敬地点燃香烛,双手合十,默念着对先人的祝福和思念。雨渐渐大了,但我们的动作并没有因此而慌乱,反而更加沉稳和庄重。
祭拜完毕,我望向阿翔,他正凝视着远方,眼神中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沉思。我轻拍他的肩膀:“我们无法预知生命的长度,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和深度。‘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’,我们的生活,不正是要这样充满意义和贡献吗?”
阿翔回过神来,微笑着点头:“说得好。我们的每一份努力,每一份付出,都是对生命的最好诠释。就像这清明时节,虽然带着忧伤,但也孕育着新生。‘一年之计在于春’,我们也要规划好自己的未来。”
我们相视而笑,心中的清明更加清明。在回程的路上,我们谈论着未来的梦想和计划,虽然前路漫漫,但心怀清明,步伐坚定。清明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思,更是对生者的启迪,让我们在珍惜与感恩中,继续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