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今日,校园内的樱花开得正盛,落英缤纷,像极了那年清明节的雨,绵绵密密,将我带回了故乡的那片翠绿。
清明的风,总是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。记得那年,我和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归乡的路。村头的老柳树依旧摇曳着新绿,像是在迎接我们这些久违的游子。小杰和我肩并肩走着,他忽然停下脚步,望着远方的山丘,轻轻地说:“‘春草年年绿,王孙归不归’,你看这绿油油的草,是不是在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回来呢?”我望着那些生机勃勃的野草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,却也有些许的酸楚。
我们继续前行,路过那片熟悉的麦田。麦浪翻滚,仿佛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。小玲突然指着麦田中的一角,兴奋地说:“你们看,那块麦田的麦子长得特别高,一定是土地公公特别照顾的。”她的比喻让我哑然失笑,这片土地上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每块土地都有自己的灵魂。
我们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祖坟前。小华沉默地整理着墓前的杂草,他的动作温柔而虔诚,仿佛在和故去的亲人对话。我看着他的背影,心中默念着:“‘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’,我们的思念,就是最好的祭奠吧。”祭拜完毕,我们没有立刻离开,而是在这里静静地坐了一会儿,任由微风拂过,吹散了我们心中的哀愁。
日暮时分,我们踏上了归途。天边的晚霞像是被点燃的火炬,映照着我们脸上的表情。小杰忽然提议:“‘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’,咱们何不趁着这大好春光,留下些美好的回忆呢?”于是,我们决定一起去看望村头的老柳树,去感受那些被岁月雕琢的痕迹。
柳树下,我们围坐一圈,小玲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笛子,吹奏起了那首古老的曲子。笛声悠扬,仿佛能够穿透时空,连接过去与现在。我们静静地听着,心中涌动着说不出的情感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那些逝去的亲人,他们在不远处微笑着,为我们鼓掌。
夜幕降临,我们在柳树下道别。明天,我们又将回到各自的学习生活中,但今天的记忆,将会像那清明时节的翠绿,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心田。我知道,无论我们走到哪里,清明总是一个让我们思念的时刻,是我们心灵深处永远的牵挂。